|
|
离子计是如何工作的? |
|
点击次数:1493 发布时间:2012-10-31 |
|
步骤/方法: 1、一般以zui简单的氢原子为模型来讨论这一概念。氢原子的基态对应的是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处于可能达到的zui低的原子轨道(也就是波函数呈球形的1s轨道,它具有zui小的量子数)。 2、当外界向该原子提供能量时(例如,吸收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原子中的电子就可以提升到激发态(这时它的量子数比可能的zui小的量子数至少多1)。如果入射光子能量足够大,该电子会从对于该原子的束缚态中被“打”出来,失去了电子的原子即离子化了。 3、在被激发后,原子会以发射一个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的形式回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是基态)。处于不同激发态的原子发射的光子具有不同的电磁波谱,这显示出它们各自独特的谱线(亦称“发射线”)。 4、这些谱线中,以氢原子为例的氢原子光谱(亦称“氢线”),含有莱曼系(Lymanseries)、巴耳末系(Balmerseries)、帕申系(Paschenseries)、布拉开线系(Brackettseries)、蒲芬德系(Pfundseries)及汉弗莱斯系(Humphreysseries)。 5、处于较高激发态的原子被称为里德伯原子。一个由高度激发的原子组成的系统可以形成寿命较长的凝聚激发态,例如完全由激发态原子组成的凝聚相——里德伯物质(Rydbergmatter)。氢气同样可以在加热或通电的条件下进入激发态。 主营产品:离子选择电极,电动搅拌机,电位滴定仪,双目生物显微镜,离子计,紫外线灯等。 http://www.hengci1718.com/ |
|
|
|